简体版 | 繁体版 | English
名人故事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名人故事
抛光工艺大师——徐之行
更新时间:2016-08-03    信息来源:中国东海水晶城    作者:中国东海水晶城    点击数:

    他甘一片绿叶,去衬托红花的艳丽;他甘当一颗星星,去烘托月亮的娇媚;他甘为一个配角,去捧托主角的完美。他叫徐之行,一个土生土长的东海人。一个把水晶抛光技艺近乎发挥到极致的领跑者。有人说他画龙点睛,妙手生花;也有人说他鬼斧神工,技艺超群,简直就是“神笔马良"再现。以致北京的、上海的、杭州的诸多大师都来请他帮助作品抛光。
    徐之行何许人也,技艺如此神奇? 2012年初冬时节, 我们采访了这位在业界颇有名气的水晶抛光艺术家。出生于东海县横沟乡停埠村的徐之行,两个姐姐,两个哥哥, 自己排行最小,父亲在单位上班,很少有时间照顾家里, 家里、田里全由母亲一人承担,看到母亲很辛苦,他和哥哥姐姐都会主动帮助母亲干农活做做家务,如此从小就养成了他不怕吃苦不怕困难的品行。眼前刚过不惑之年的徐之行,秀气的脸庞,条理的谈吐,谦逊的风度,浑身不乏艺术范儿和艺人的特质。和我们说起从艺20年来走过的路,似乎在平常中 又多少蕴藏着一些 不平常。
    《晋书?乐志》曰:“是以闻其官声、使人温良而宽大;闻其商声,使 人方廉而好义;闻 冥角声,使人倾隐 而仁爱;闻其微声,使人乐养而好 ^ 闻其羽声,使 人恭检而好礼”。
互笔是受到中国古老传统文化的熏陶,亦可能是受到家乡文化底蕴的影响,徐之行从小就 喜欢音乐和美术,童理很简单,音乐 猖歌好听,愉悦心情;美术画画好看,同样赏心悦目,还可以陶冶情操。相对音乐,徐之行对美术的喜爱略胜一筹。
    1992年,徐之行高中毕业,以后就进了当地的一家眼 戔厂上班。生长在水晶之乡的他,对水晶知识也是略知一 二,他觉得水晶神秘而又神奇,置身水晶行业他有一种特殊的幸运和幸福感。徐之行打心底里喜欢这份融入水晶的工作,也很珍惜这个进厂的机会。1993年厂子从东海搬到 北京,他跟随厂子北上北京;1996年厂子从北京搬到上海,他又随厂南下到了上海。他觉得只要能在自己喜欢的 工作中学到新知识、新技术,至于工作地点在哪都是一样 的。
2在眼镜厂期间,徐之行起先跟着请来的大师学习 雜刻工艺,渐渐地,被北京抛光师王志和善良的品行和精 湛的技艺所吸引。虽说抛光是整个雕刻的最后一道工序, 似乎是个配角,可做好了却有着‘'画龙点睛”、"锦上添 花”,让"丑小鸭”变成“白天鹅"的神奇功能。其中奧 妙,徐之行是看在眼里,记在心里,且佩服不已。他决定 放弃将来当一名水晶雕刻大师的愿望,不去众人争挤一条 船,而是审时度势调转船头,另辟蹊径,着重学习抛光技 术。王志和看这孩子有思想有主见,不计较工资高低,名利得失,人还勤快,时不时地帮助自己打打水,洗洗衣服 什么的,慢慢地也从内心里喜欢上了他。
    那时徐之行参加工作时间短,手头比较拮据,师傅王 志和时常拿自己的工资,买些食品回来叫他一起吃。生活 上师傅对他格外照顾,而在业务学习上,却要求得非常严格,不容许有一丝的马虎大意。师傅起初是在北京玉器厂 工作,祖辈开始就在皇宫里从事抛光工艺,技艺高超自然 不在话下。在带他学徒的过程中,师傅不仅以一颗水晶般 的心灵,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抛光的技术和技巧,还教他 如何低调做人,高调做事;做事要认真,做人要有感恩之心。还有技不压身,不要单纯为了工作而学习,这些浅显 中略带深奧的谆谆教诲让他刻骨铭心,受益终生。
    英国前首相、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丘吉尔说过:"一个人最大的幸福就是在他最热爱的工作上充分施展自己的才 华……"用徐之行的话来说,一个人最大的悲哀就是一辈 子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,最大的幸运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 事情。由此可见,徐之行是幸运的,拥有一份自己挚爱的 工作,更庆幸遇到了一个知他懂他爱他如子的师傅。徐之 行同样明白:‘‘师傅领进门,修行靠个人”。当师兄弟结 束了一天的劳作出去闲逛的时候,徐之行仍然坚持在车间 里加班加点的练习技艺,用心领略师傅教授的抛光手法。 厂里规定上午7点半上班,他5点钟就早早起来;下午程序 没做完,他晚上连轴转,从6点加班到10点。不论严寒还 是酷暑,徐之行都没有半点的懈怠。由于他的勤奋好学、 有责任心,1998年冬天被提拔为抛光车间主任。
    他喜欢歌曲《步步高》中唱到的“世间自有公道,付出总有回报;说到不如做到,要做就做最好。”并以此鞭 策自己,还想着有一天把这首歌唱给北京的师傅听。未 料,天有不测风云,人有旦夕祸福。他怎么也想不到,师 傅没能等到这一天,在2000年就因病去世了,享年50多岁。在上海厂里上班的徐之行对此毫不知情,受到当时通 讯条件的限制,他在师傅去世后3个月后才得到消息,非 常遗憾没能在师 傅临终时陪在身 边。直到2011年 中秋节之前,徐 之行到了北京,
托人四处打听才 得知师娘的住址。颇为伤感的 徐之行连忙按照指点路线赶去了师娘家,一见师娘,徐之行眼泪夺眶而出,连呼來晚了来晚了。
师娘告诉徐之行,师傅在世时经常念叨他的名 字,说他勤奋好 学,将来肯定是个有出息的好苗子。徐之行欣慰地告诉师娘,自己现在的抛光技艺已经得到了业界的认可和较高的评价,他一定不辜负师傅的殷切期望,矢志不移创新出新,以非凡的业绩告慰师傅在天之灵。
    再说徐之行在随厂搬迁离开东海之前,家乡的水 晶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,大多只是将水晶制成眼镜或者简 单的项链,水晶工艺品甚少。在他乡工作期间,依然想着 有时间回家看看水晶产业发展现状,也想着为家乡的水晶产业出点绵薄之力。1997年回老家过春节,徐之行专程去了趟水晶市场,虽然东海水晶名扬海内外,但是水晶雕刻刚刚起步,还停留在简单的雕刻阶段,成品大多比较粗糙,技术不到位,抛光也只是细磨涂油而已,更别说什么 技巧了。
    看到这种情况,徐之行萌发了回家创业的念头。他暗下决心,一定要把自己所学的技术带回东海,为家乡的水晶产业做出贡献。但是,徐之行想到还是不能马上做到。 他是个知恩图报的人,他明白今天所学到技术都是眼镜厂提供的。不能在刚学成之后就一走了之,于是他想再干几 年,为厂子多创些经济效益作为回报。
    转眼到了2002年中秋节,徐之行从上海回到了东海。 刚回家的徐之行没有摸清市场行情不会贸然行事。他听说 当地从深圳引进一项速度快效率高俗称‘‘水抛"的抛光技术.决定先进厂里帮助别人打工,看看这项新的技术跟师傅传授的“旱抛”有什么不同。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摸索和打工实线.他发现所谓的水抛就是利用滚筒抛光,优点是 多件并举,抛速很快;缺点在于雕刻件从滚筒出来会有变形,犄角旮旯的地方不平滑也不亮。且不能做到轻重相 宜.光、亮适度。许多雕件在抛光之后,往往突出了亮而忽略了形,没有了层次和神态,失去了作品应有的韵味,违背了抛光的初衷。恰恰抛光的目的就是保证作品在不变形的原则基础上把作品抛亮,这样才能突出作品的内涵, 又祀水晶的特性凸显出来。
而之前师傅传授给徐之行的旱抛,虽然速度慢,但是可以在保证水晶工艺品不变形的情况下,刚柔相济,软硬兼施,把水晶的神态抛光得淋漓尽致。于是他建议老板放弃水抛采用旱抛,虽然速度慢一点,但是效果会更好。然 而在追逐急功近利的市场环境下,可以想象,他的建议不被采纳也在意料之中。
    心有不甘的徐之行,在忙碌了一段时间之后,再次把在师傅那学到的传统抛光技艺和现在滚筒抛光优点,在保 证作品不变形的原则上,巧妙地进行柔和,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抛光的速度,还能提升抛光的质量。他再次将自己的想法与设计告诉老板,虽然这样速度比单纯的旱抛提高了 许多,但是跟滚筒水抛相比速度还是慢了一些,老板考虑 再三还是没有按照徐之行的建议行事。眼看向前没有出路的徐之行,毅然选择了 退路,自行辞职离开了 厂子。
    没有了事做倒有了时间。徐之行整天到水晶市场上转转看 看,跟人家说说自己对 抛光的想法和做法,但 是人们大多都在追求经 济利益最大化,对他的 "蜗牛式”旱抛技术只 是敬而远之。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调查走访,徐之行意识 到,光靠嘴说是很难说 服人们对他技术认可 的,就是口吐莲花人家 也不会相信自己。他想 着用事实说话。2003年底,徐之行在东海成立 了自己的工作室。了解水晶的人都知道,水晶是亿万年前形成的,是大自然的宝贝。因此他索性将工作室起名为"大自然艺术水晶工作室”。创业初期是艰难的,徐之行不认识几个水晶市场的老板,水晶市场的老板对徐之行同样缺乏了解,没有办法,他慕名找上门揽活,就这样人家还是信不过。更没有人把产品送上门给他做。面对困境,徐之行没有打退堂鼓。他相信一条,生意未成都是言语未到。于是便硬着头皮继续一家一户的去争取。精诚所至,金石为开。一天,终于有一家被他的诚意打动了,松□同意把一个不是大的水晶雕件"龙盘球"拿给徐之行,让他带回家抛光试试看。
    徐之行一直信奉"人过留名,雁过留声"。要么不做,要做就做最好,做出自己的水平,对得起人家的信任。足足用了 10天工夫,"龙盘球”抛光告竣,当初只是投石问路的客户,差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,连声赞叹徐之行的技术太好了。甚至有人问到栩栩如生的“水晶龙"是不是做好以后粘在水晶球上的。可见效果有多么的逼真!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徐之行,让客户从此刮目相看。更没有想到的是,当客户慷慨拿钱随他收的时候,徐之行只是收下了160块钱的加工费。
抛光技术这么好,相反加工费收的这么低,客户不仅见识了徐之行的实力,也加深了对他的人品了解。紧接着,客户把自家的水晶雕刻人物作品都无一例外的交给徐之行进行抛光。徐之行 看到自己的
技术得到了客户的认可,虽然没有赚到什么钱,但是那种 得到别人认可的满足感和荣誉感是多少金钱都换不来的。 有个客户玩笑般地对徐之行说,我明知道你抛光技术好, 就是不想让其他人知道。虽然是笑谈,但足以证明他的技 艺得到了客户认可。
    就这样,慢慢地一传十,十传百,徐之行的名字不胫 而走。许多人通过老客户介绍找到了徐之行,并寻求与他开展业务上的交流和合作。就连水晶业界的雕刻大师洪福寿、沈德盛、翁祝红、张玉成等也相继把作品交给他来抛 光。其中好多作品还在全国大赛和评比中获奖。
    自然,成功之路并非都是一帆风顺的。水晶质地硬脆,容易崩边、断裂,抛光时需要格外的小心和专心,一旦崩边炸裂就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。2004年,有个客 户的“链条瓶子”被抛爆裂了,价值几千元的瓶子,非让 徐之行赔偿15000元了事,刚刚起步的徐之行手里又没那 么多钱,没有办法,经过协商,他答应继续给这个客户抛 光不收钱,加工费从赔款里面分期扣除。这件事虽属偶然 和极个别现象,但对他触动很大,告诫自己何时都要记住 小心驶得万年船,任何时候都来不得半点的疏忽和大意; 还有抛光作品也要看持有者的人品,以此为戒,坚决防止 类似事情的再次发生。不过更多的是开心的事,有的客户 看到抛光精细,做工精致,由衷要给他多加钱,自然,钱 不会多拿,关键是自己的技术得到了客户的认可,这又让 他感觉比多拿多少钱都要强。
    回首往事,徐之行念念不忘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,一首《感恩的心》让他百听不厌,歌词中“感恩的 心,感谢有你,伴我一生,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”好像就 是他的心声吐露。事实上,他的进步是与其结识的诸多大 师分不开的。2005年,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来自杭州 的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翁祝红。大师为人谦逊、温和、做事 低调而又细腻,经常和徐之行探讨交流如何设计亮光和磨 砂,怎样做才能表达水晶作品的内涵,彰显水晶的特性.....每每聆听大师的 指点,谦虚 好学的徐之行都有着 "听君一席 话,胜读十 年书”的感 觉和回味。 并在实践中 不断予以总 结和提高。 比如,
    抛光不仅要抓住水晶全透明、折光、通透灵性的特性,还要根据雕刻的题材、创意、造型、手法来实施抛光,像《水晶炉瓶》通体剔透漂亮,而《佛造像》如果全身光亮,整件作品就会花而无形,而采用磨砂和光亮相结合的手法合理搭配,达到衣纹光亮,面部磨砂,这样不仅凸显了水晶灵动透明的特性,还能把佛的庄严慈祥神态 完美的展现出来。_件作 品立起来放,上部磨砂要 少一点,下部可以多一 点,如果反过来就会导致 头重脚轻的感觉,而且整 体磨砂不能超过三分之 ―,胶口不能磨砂,磨砂 越多越清晰。这些经验都 是长期的摸索和大师的交 流中得到的,但是徐之行 在别人询问的时候都会毫 不犹豫地将自己的经验和 盘托出。
    老话说“同行是冤 家”,而徐之行和抛光的 同行处得像亲兄弟一样。他认为,技术只有相互交 流才能扬长避短,取长补 短,不断创新,逐步完 美。他和翁祝红合作抛光 的《长寿佛》和《水月观音》,就曾获得了中国玉石雕刻 作品天工奖金奖和银奖。徐之行曾经的同事和好朋友,中国青年玉石雕刻艺术家张玉成,从上海回到北京成立了禄源精雕艺术工作室。 徐之行和他的合作更是默契有加,张玉成的作品哪里需要 亮,哪里需要磨砂,不需要张玉成说出来,徐之行就能完 全的明白,两人一雕一抛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。2007 年,张玉成和徐之行在东海县安峰镇购买了一块水晶原 料,以花好月圆为主题雕刻了一幅作品,经过张玉成的雕 刻和徐之行的抛光,此作品在北京的国展上,轰动很大。 许多参观者都说孔雀神灵活现惟妙惟肖,像要从晶体上面 走下来一般。有人直接指名要找抛光者帮他抛光水晶雕刻 件。后来这个作品被组委会拿去拍卖42万,远远高出他们 给出的25万元报价。他们合作的作品还有2008年的《地藏 王》获得了天工奖金奖,《双修金刚萨埵》获得了天工奖 银奖,《马到成功》获得了天工奖铜奖;2009年,他们联 手的《黄财神》再获天工奖金奖、中国玉石雕刻作品神功 奖;2010年,《地藏王》获得中国玉石雕刻百花奖金奖。 至于徐之行参与抛光的获奖作品则是举不胜举。
    徐之行时刻不忘是东海这片晶土地给了自己施展才艺的舞台,是大师们精美创意和精湛雕工,给了他丰富的灵 感、充沛的能量和内在作用力。正是这样,才造就了他甘 做绿叶甘当配角的思维和实践,才衬托出了他"万花丛中一点绿”的美丽和娇艳I美哉,一个‘‘送人玫瑰手留余 香”,抛亮水晶又光彩照人的徐之行!